在这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时节,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迎来了2015级新生。他们来自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却洋溢着一样的青春的风采和步入大学之门的豪迈。学院杨波院长非常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专门邀请知名艺术家纪玉生先生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曾丽思老师莅临我院讲学,并组织新生到国家博物馆和圆明园参观,为学生开启大学梦想之门。
9月12日上午,学院特邀清华大学本硕连读毕业生曾丽思来校给新生座谈,交流大学生活的经验,引导新生如何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她说告诉同学们:这段时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阶段,它能决定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结交到知心朋友的阶段,这些朋友可能会是未来人生的搀扶者、工作的合伙人或投资人;这段时间是未来事业的奠基阶段。
曾老师给新生规划的大学时段时讲,大一时你要博业,就是说你要看大量的书,从中发现你喜欢的知识领域;二是你要大量的学习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从中发现你喜欢的职业。看书会让你积累深厚和广泛的知识,为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大二时,你要通业,你把你喜欢的领域、职业的通用基础知识学好,学科领域与你所选职业有可能不是相关的。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把这些通用知识学好。大三时你要择业,在你喜欢的那个学科内再选择一个或几个的具体领域,然后深入学 习一年。 大四时,你要试业,就是真正的实习了,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那你就去自荐做;如果没有,那你就要找最相关的公司和工作了。
曾丽思老师告诫新生在大学中一定要做到的事:学会做一个阳光、积极的人;学会一项过硬的工作技能;找到一件可以作为人生爱好的事情;结交三五知心好友,提高爱别人的能力;找一个趣味相投的男女朋友,学会处理恋爱中的感情问题;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要去兼职,并学会理财,提高自己的管钱能力;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广泛兴趣;计算机和外语一定要学好等等。
9月12日晚六点,我院顾问兼音乐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著名歌唱家、中国合唱团团长纪玉生先生莅临学院,作了《认真努力,成长之路》专题讲座。纪先生从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实际见闻出发,给予同学们一些实际人生经验。他首先告诫同学们:我们要基于国家和时代状况,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之路。现在中国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社会资源还相对匮乏,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做一个奋斗的人。我们要想过上好的生活,就必须奋斗,认真努力做事,才可能成功。其次,纪玉生先生还谈到,作为大学生一定要选好学习方向,选好专业。现在中国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空间很大。同学们从事艺术文化专业学习,未来一片光明。第三,纪玉生老师告诫同学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到认真努力。特别是从事艺术工作,更需要耐得住寂寞,以彭丽媛为例,在别人都急于走穴跑市场赚钱的时候,彭丽媛却能安心在中国音乐学院静心读书。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同学们基础差一点也不要紧,没考上北大清华名牌院校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努力,抓住大学时光。屠洪刚最早找到纪玉生老师时,据说演唱技巧就不是很好,但经过他刻苦努力,一年以后就进步很大,后来就逐渐成名。马云也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没有毕业名牌院校,却但他能吃苦,心眼好,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第四,纪玉生老师给同学们一些学习的方法。他举例说他从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那里听到一句话,却让他终生受益:“分分类,排排队。”生活工作中往往千头万绪,需要你把分清哪些主要哪些较为次要,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理清头绪,干好工作。纪老师座谈语重心长,深入浅出,同学们受益匪浅。
9月13日,学院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和圆明园公园。国博作为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学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有一位同学在观后感里这样说: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屹立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这位同学的话正代表了同学们的普遍心声。
圆明园遗址公园,更给予了同学们深深的心理洗礼。有个藏族新生说,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另一位维族同学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争取早日实现民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